在用了多年的黑白屏中低端機后,終于在前不久買了個諾基亞 6230I ,小 I 很合我意,各項功能基本滿足我的需要,用得也比較順手。但是常言道:人心不足,欲 壑難填, “吃著碗里的,望著鍋里的”是我輩凡人的本性吧, 當手機大全中出現(xiàn)了 6233 (以下簡稱小 3 )的身影后,我自然地將之與小 I 作一些比較,感覺小 3 在以下一些方面令我砰然心動,初步將小 3 作為取代小 I 的下一個新機。
◆ 外型:上下等寬的造型和寬大的按鍵是我喜歡的; 108×46×18mm 的三圍,我認為更顯得大氣;不銹鋼外殼顯得更有檔次。
◆ 屏幕:一是可視面積比小 I 大(小 I 屏幕對角線是 1.6 英寸,有關(guān)資料稱小 3 屏幕對角線是 2.1 英寸)。二是小 3 的顯示效果肯定比小 I 好。小 I 是 65K 色 TFT 彩色屏,而小 3 是 26 萬色 TFT(QVGA) 彩色屏幕(為弄清 QVGA 的含義,我特意在百度查找了有關(guān)解釋, 原文如下: QVGA 即“ QuarterVGA ”顧名思義就是說 VGA 的 4 分之一尺寸。就是在液晶屏幕上輸出的分辨率是 240 × 320 像素。至于兩者屏幕顯示的細 膩程度,我用不太正規(guī)的方法計算對比了一下:由于不知道各自屏幕的邊長,不知道是否都為正方形(就是知道,三角函數(shù)知識也早忘了),無法計算兩者屏幕的可視面積,只得變通一下,以兩者的對角線長度的平方作為代用面積,小 I 為 1.6*1.6=2.56 個面積單位,小 3 為 2.1*2.1=4.41 個面積單位。小 I 的像素總數(shù)為 208*208=43264 ,小 3 的像素總數(shù)為 320*240=76800 。小 I 的單位面積像素數(shù)為: 43264/2.56=16900 ,小 3 的單位面積像素數(shù)為: 76800/4.41=17415 。本來小 I 的屏幕已經(jīng)很細膩了,而小 3 的屏幕細膩度還要略高于小 I 。
◆ 網(wǎng)絡(luò): GSM/GPRS/WCDMA ; 900/1800/1900/2100MHz ,小 3 兼容 2.5G 和 3G ,承前啟后,跨越兩個時代,現(xiàn)在上市的話,買來就可以使用;一旦開通了 3G ,還是可以使用。用它個三年五年也不成問題,將來即使不想用了,作為二手機處理的話,也沒有純 2.5G 那種手機的后顧之憂。
◆ 續(xù)航:標稱待機時間 340 小時,又有待機兩周之說。根據(jù)經(jīng)驗,所有手機實際待機時間遠沒有標稱的那么長,但即使縮水六、七成,小 3 的待機時間也是可觀的,至少要比小 I 強一些(小 I 待機時間短受到用戶普遍詬病)。
◆ 上網(wǎng): WAP 上網(wǎng)支持飛箋,通過手機自身的軟硬件設(shè)置,為用戶手機終端之間的聯(lián)系構(gòu)建了新的橋梁和紐帶; WAP 2.0 瀏覽, GPRS 級別: Class 10 ( 4+1/3+2 ),無線傳輸速度 EDGE 236Kbps ; GPRS 32—48Kbps 等等,在上網(wǎng)的速度和數(shù)據(jù)傳輸?shù)男噬希刃?I 上了一個臺階。
◆ 音效:內(nèi)置立體聲揚聲器支持 3D 音效。我的理解,小 3 在外放聲音時,也是 3D 立體聲的。小 I 用耳機聽是立體聲,外放是單聲道。如果小 3 這個功能為真,無疑比小 I 勝出。
◆ 外存:小 3 第三方存儲介質(zhì)為 microSD 卡,最大支持容量為 2GB ,對手機來說,這種容量可以稱為海量了。小 I 標準擴展為 128M ,實際使用可到 512M ,有的朋友還用到了 1G (不過讀卡速度和耗電程度也可能不如人意)。小 3 支持 2G 擴展是標準指標,在 Series 40 III 平臺版上,讀寫速率應(yīng)該不會讓人失望。但是也不能以瑜掩暇,小 3 外存雖然比小 I 擴大了許多,但內(nèi)存卻小了不少,由 32MB 減為 6MB ,不能不說是個遺憾!
◆ 拍照: 200 萬像素,比小 I 略有提高。但傳感器依舊是 CMOS ,沒有本質(zhì)性提高,還是當個玩具功能罷了。
如果不光是與小 I 比較,而是從宏觀上看,作為 S40 高級版,沒有智能查找功能;在取消了電子錢包后,沒有加上電話本和個人文件夾的加鎖功能;沒有我認為重要的語音報時功能;資料中沒見到多個鬧鐘功能,等等。多少有些令我失望,但是,在地球上,可能永遠買不到功能完備、令所有人都滿意的手機,還是只能用“機無完機”來安慰自己吧。